摘要:
2024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本月将迎来二次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议程包含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立法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宪法要求,坚持平等对待、促进发展、规范经营和保护权益的有机统一。2024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5年2月25日迎来二次审议。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一次在法律中写入“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草案共9章78条,以下对其中的重要章节和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
1、保障公平竞争。着力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组织市场准入领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重要法规条款包括: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政策措施应当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禁止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2、改善投融资环境。完善制度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民营经济投资融资环境,重要法规条款包括: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
发布鼓励民营经济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完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
向小型微型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差异化监管,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
3、支持科技创新。鼓励民营经济组织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重要法规条款包括: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4、优化服务保障。重要法规条款包括:
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
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应当注重听取意见
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多头执法
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维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海外合法权益
往后看,全国两会将于3.4-3.5召开,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A股有望延续春季躁动的主题性结构行情,民企主题将是重点关注的方向。根据Wind分析师一致预期的预测,2025-2026年民企指数盈利CAGR将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有望为股东带来持续的高回报。而市场大幅反弹后,民企指数的估值仍位于历史较低位置,具备非常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回顾民企指数的历史表现可以看到,在经济复苏周期民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估值都会有相对更好的表现。近期市场对于对货币宽松的节奏有所谨慎,但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建议各位投资者逢低买入并长期持有,拥抱龙头民营企业的长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建议或承诺,并可能随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敬请仔细阅读基金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各基金的业绩亦不构成对旗下其他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相关法律文件,特别是基金招募说明书中“风险揭示”章节内容,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